第 457章 泰国的机遇,羡慕的东帝汶(1 / 1)

但国际社会的反应,远比预想中更加的激烈。

在联合国大会上,不少国家代表当场憋笑憋得满脸通红。

私下里更是把这则协议,当成年度最大荒诞剧传开。

欧美媒体标题一个比一个尖锐。

《五百亿美刀买个“怜悯”?土买卖堪称魔幻》

《战败国反获战略要地,这波操作全球独一份》

甚至华国那边的军事专家,在电视节目上直言:“这哪里是战败协议,分明是掸耀王国用金钱换领土的教科书级操作。”

“阿三国相当于把马六甲海峡的钥匙拱手让人。”

其实最有意思的,反而是阿三的国内。

政府为了圆谎,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这是一场“伟大的胜利”。

“掸耀俯首称臣,赔偿五百亿美刀的巨款。”

“我国彰显大国气度,怜悯其处境才让出无关紧要的小岛”。

不明真相的民众,被煽动得举国欢腾。

街头巷尾挂满国旗,甚至自发举行庆祝游行。

是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国家,丢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。

好吧,他们还有一个尼科巴群岛。

至于掸耀国内,那则关于掸耀战败的国际报道。

如同投入静湖的一粒细沙,没有掀起半分的波澜。

但凡长了双眼睛的人,都能看穿报道里的那些弯弯绕。

额,当然执迷不悟的阿三除外。

那些第一代阿三移民,准确的来说,他们已经被同化了。

原本他们还很担心,自己国家战败后,他们会不会过上以前的苦日子。

谁知道一连几天时间过去。

他们发现歌照唱,舞照跳,半点影响都没有。

随着战败协议的签订。

王建国也率领本部舰队,从印度洋返航。

一部分舰队,直接驶入安达曼群岛的港湾。

在原地进行驻扎,同时监视岛上的居民撤离。

王子康可不想要这些病毒一样的阿三。

在阿三的人全部撤走之后,王子康派人在所有岛屿上搜寻了好几圈。

要是还有躲着的人,就全部扔下海喂鱼。

但是吧,这些上岸的人没一个能撑住。

全部吐了,吐的是稀里哗啦。

但凡是有阿三住过的岛屿,周边的海域全都是垃圾。

同时还散发出一股股的恶臭。

岛上随处可见的植被,没有任何规划的生长,

根系盘错间,裹挟着层层叠叠的人类粑粑。

腐臭与草木清香混杂在一起,那味道是刺鼻又诡异。

反正就连汇报上来的信息,王子康也觉得是有味道的。

但是他已经有点适应了,毕竟经过阿三的交锋。

他对阿三层出不穷的骚操作,已经有点免疫的意思了。

毕竟再怎么离谱的事情,但是一听是阿三。

就会感觉非常正常。

接下来,他就要对那片海域进行基建。

要把安达曼群岛,弄成掸耀的前哨军事基地。

同时下令让建设总署,拿出一份建设方案出来。

这个时空也幸好,因为跟掸耀一直处于摩擦状态。

阿三方面也没有对安达曼群岛进行施工。

不然拆了还要重建,反倒有些麻烦。

随着跟阿三的摩擦画上句号。

前线的海军士兵,除了一部分留守安达曼群岛的外。

另一部分将士将分批撤回本土。

而有些军舰也到了退出现役的状态。

不是强制淘汰,而是更新换代了。

而淘汰下来的军舰,也不会浪费,转手打包卖给泰国的军方。

严格算起来,这批军舰的性价比可比他入手前高多了。

经过翻新以后,这已经是九成九稀罕物。

可不是他入手时的老古董状态。

施琳达这边可算不上吃亏。

而这几年的泰国,早就不是当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模样。

自从施琳达收起那个野心。

一门心思的开始被掸耀带飞后,她的王位就稳如磐石。

毕竟一个能让国民在经历过战乱,还能吃上饭吃饱饭的女王。

那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。

但施琳达也不是好惹的人。

众所周知女人都心眼都很小,施琳达自然也不例外。

待国内经济回暖后,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四大粮商复仇。

用她的话来说:“既然你们喜欢用泰铢低价扫货,那我就让泰铢值钱起来!”

必须要让你们将吃下去的吐出来。

因为她有这个底气。

如今泰国九成以上的货物出口,都是面向掸耀王国。

根本就不怕国际社会的施压。

你td都不从我这里进口,还逼逼赖赖的是欠收拾了是么?

尤其是蓝莓手机公司,近期又在泰国追加投资、

新建了三座超级配件工厂。

专门生产蓝莓手机的外壳与数据线。

这就三家超级工厂,就解决了七八万人的就业难题。

如今掸耀系企业,已经成为带动曼谷,成为辐射周边二十馀府经济的超级都市圈。

施琳达看着如今的曼谷,也是由衷感慨。

“跟着王老板混,才有安稳饭吃。”

想当初曼谷的箫条。与如今的繁华对比鲜明。

掌控了经济命脉后,那些曾经对她指手画脚的政府官员。

如今个个都是不敢跟她大小声。

这更让她坚定了,要抱紧掸耀这条超级大腿的决心。

而泰国经济的重新复苏,就象一盏明灯。

照亮了东南亚的一隅,也让一个刚独立的小国看红了眼。

这个小国就是2002年5月20日。

刚刚从印尼独立出来的东帝汶了。。

看着泰国由盛转衰,前后经历过战乱,又经历亚洲金融风暴,然后又重新发展起来。

这种被人带飞感觉,简直让他们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!

也更加迫切的,引入掸耀的投资。

结果就很尴尬,他们的使团先后去了好几次,结果连人的面都见不着。

不是掸耀王国看不上他们。

而是他们刚刚独立的时候有点狂,得罪过掸耀王国。

这事情还要从早几年说起。

在东帝汶刚独立的时候,直接将掸耀王国正在开采的油田全部收为国有。

还没收了掸耀价值数百万的设备与囤积的原油。

就此两国关系就此降到冰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