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8章 表演赛6(1 / 1)

各平台的直播间里众说纷纭。

现场观众,包括评委在内也不遑多让。

可以肯定的是,大家都认为,临海大学是把最佳歌曲,安排在了首位,相较而言最差的歌曲,被分到了最后。

“应该是出于战术考虑,把最好的歌放到第一首来唱,可以给其他队伍施压,让他们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增加。”

某位北洲的评委小声说道,“这个战术是没问题的,只可惜他们低估了咱们北洲选手的抗压能力。”

哪怕第一首歌有95分又怎么样?

这反而让对手像是打了鸡血,更加亢奋了。

“春江大学平均分有92,海岸大学则是91,另一所学校只有88,现在就看临海大学了。”

“临海大学的第三首歌,至少要有90分,否则只会以同组第三的成绩被淘汰。”

“要上9分还是很不容易的。”

“感觉临海大学还是被淘汰的命。”

台下众人议论纷纷。

占据大多数的北洲观众,基本上都不看好临海大学的最后一首歌。

有的是确实以为这会是临海最差的一首歌。

有的是纯粹不想让南洲或东洲的队伍,盖过北洲那些队伍的风头。

好在姜献音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台上,都听不到观众席的议论声。

此时已临近傍晚。

场馆内的人是没办法看到橘黄色夕阳的,但那溢出的一点柔和的光辉,照得姜献音眼底泛起温暖的光。

她双手捧握着麦克风,目光幽远,好似怀念。

这样子的姜献音,跟平时完全不同,从活泼话多,到沉静稳重,好似直接改了性子。

背后的大屏幕上,歌曲信息同步出现。

紧接着,前奏响起。

弦乐与钢琴的配合,仿若流行与古典的交错,旋律线条温暖又悠扬,每一个音符都好像透露了深切的怀念。

只是听到前奏,评委团就知道,这首歌跟其他的不太一样。

这几天里听过的近百首歌,大部分都是歌颂青春,旋律或激昂、或热血,其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
而陆晚棠写的这一首,明显是类似怀念青春的主题。

长达半分钟的前奏结束,姜献音适时开唱。

开头就像是把三句话,凑成了一句。

仿佛像是在点题,那年‘匆匆’,所以唱起来也‘匆匆’。

第二句同样唱的很快。

与前一句一样的概括性句子。

只简单两句,就已经概括了从交往到感情分崩离析,然后互相诘问对方‘有没有爱过’。

带给人无限的联想,让听众完全可以脑补出很多故事来。

几个在作词方面很有造诣的评委,才听到这个开头,就已经点起了头。

‘你’对‘我’说过的承诺,已经无法实现,只能等别人来为‘我’实现诺言。

这已经是在暗示感情无法挽回,两人一别两宽。

听到这里,一些此前听过姜献音歌声的人,都察觉到了,她的唱法和风格,似乎跟以往有些不一样了。

这一点,临海大学除陆晚棠以外的人,都深有体会。

“看来献音是找适合自己的风格了。”

“这歌她唱的有种自由随性的感觉,声音又空灵又柔美,太好听了。”

包厢里几人都为此感到惊喜。

比起开头几句,这段歌词要稍显华丽一些。

唱出来时的语气,充满了谅解与回忆的释然,但又似乎带着浓重的不舍之意。

两相矛盾的感觉,明显是在为副歌部分做铺垫。

从一开始的甜蜜,到最后惨淡收场,整个过程都有时间给予的,可以反悔的机会。

如今的‘我’幡然悔悟后,终于能够释然。

一个拉长音后,就到了副歌部分。

如果再见时已经完全释然,不再像分手时那样‘红着眼’,是不是还可以‘红着脸’,有再续前缘的机会?

这句词无疑是侧面表明,曾经的感情有多刻骨铭心,以至于再见时还想过破镜重圆。

姜献音的声音和唱法都非常特别。

总给人一种莫名的妖艳诡谲的感觉。

经过陆晚棠的指导,评委们哪怕听过了一百首、一千首相同主题的歌,也能记住姜献音,记住这首歌。

这是全歌中的高潮部分,听过之后,便会不由自主在心中揣摩起来。

要是感情太过浓烈,还觉得不甘心,不如不去释然,就这样带着或恨或爱的情感走下去。

歌曲的第一段到这里结束。

听得出来,这首歌的编曲层次感十足,钢琴与大小提琴的交织,让曲子听起来无比细腻,在副歌部分中更是冲淡了姜献音发音和竖琴的阻断感。

到了第二段也同样如此。

这让歌曲听起来不会太过平乏,或者太过空灵,使得听众深埋在心底的感情,进一步迸发出来。

从迅速上涨的弹幕数量就能看出,直播间观众的反应,同样热烈。